西晋:羊祜,王濬,杜预。
三将都与西晋吞吴有关,而羊祜无疑是名气最大的,王与杜都是羊祜荐举的,不过羊祜名气大并非因其有摧城拔寨、攻城掠地之战功。而是因其仁德信用,还是对敌人如此呢,这是非常人才能做到的。其毕生精力大多为吞吴做准备,但晋武帝受朝中权臣蛊惑而犹疑难决,多次错失战机,羊祜终老也未能一酬壮志。不得不长叹说:“天下不如意,恒十居其吧,故有当断不断,天与不取,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!”不过他的仁德柔术,攻心之策使天下民心已向晋朝,都督荆州时大力经营江汉,屯田兴学,广修善政,使西晋灭吴有了可靠的前进基地和充实的物质和军事准备。对攻吴之战法也早了然于胸,后来杜预灭吴大战略基本为羊祜当年所定。
而王濬可说是真正能立马嘶风、冲锋陷阵的战将,在灭吴一战中从蜀地顺流而下,势不可挡,先入建业夺得首功。(王濬能在灭吴中以水军立奇功还与一当时童谣有关:阿童复阿童,衔刀浮渡江,不畏岸上兽,但畏水中龙。而王濬的小名正叫阿童,羊祜当时正在考虑水军统帅,在朝廷要召王濬回朝任大司农时上表请留王濬督益,梁诸军事。)
而杜预则是有名的儒将,有史书说他手不能持戈、行不能骑马(可能有些夸张)。但明于韬略,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。知兴废之道,博学多才,施反间计除孙吴强敌张政,巧取江陵,招降交广,和其它五路大军一起扫平吴地,终于使中华一统.功勋卓著。
东晋,王敦,祖狄,陶侃,桓温,谢安!
西晋名将:羊祜:散骑常侍、卫将军,尚书左仆射都督荆州诸军事, 车骑将军,开府仪同三司、南城侯。
羊祜:谦和退让,德名远播,清廉俭朴,美名留史。
王濬:益州刺史,镇国大将军,加特进散骑常侍,抚国大将军, 开府仪同三司、.襄阳县侯。
王濬:功高自负,争利朝堂,白玉有瑕。
杜预:秦州刺史领东羌校尉、轻车将军,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事.,开府仪同三司、当阳县侯。
杜预:富民强兵,虽好名但有节,好儒学,有《春秋左氏经传集解》等遗世。
刘弘:字和季,沛国相县人 。西晋名将,汉末扬州刺史刘馥之孙、曹魏镇北将军刘靖之子。刘弘有治世之才,少年时与晋武帝司马炎私交甚厚。历任太子门大夫、率更令、太宰长史等职,甚为张华器重。后出任宁朔将军、***节、监幽州诸军事,领乌丸校尉,于任上颇有威名,以功封宣城公。太安二年(303年),迁使持节、南蛮校尉、荆州刺史,率部将陶侃等击斩流民帅张昌,平定荆州。次年,进拜侍中、镇南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。陈敏反叛时,刘弘又率兵抵御。永兴三年(306年),进位车骑将军。
东晋:陶侃:平定陈敏、杜弢、张昌起义,又作为联军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,为稳定东晋***,立下赫赫战功;他治下的荆州,史称“路不拾遗”。他精勤于吏职,不喜饮酒、***,为人所称道。在后将军郭默擅***害刘胤后,即率兵征讨,不费一兵一卒就擒获郭默父子,因而名震敌国。
温峤:(288~329年),字泰真,一作太真,太原祁县(今山西祁县)人。东晋名将,司徒温羡之侄。出身太原温氏,聪敏博学,为人孝悌。初授司隶校尉都官从事,进入并州刺史刘琨(姨夫)幕府,拜司空左长史。西晋灭亡后,南下拥戴晋元帝即位,拜散骑常侍。迁太子中庶子,辅佐东宫,与太子(晋明帝)结为布衣之交。晋明帝即位,拜侍中,转中书令,从平王敦之乱。晋明帝病重,随王导、郗览等同受顾命,拜平南将军、江州刺史,从平苏峻之乱,拜骠骑将军,封始安郡公。
祖逖:出身于范阳祖氏,曾任司州主簿、大司马掾、骠骑祭酒、太子中舍人等职,后率亲党避乱于江淮,被授为奋威将军、豫州刺史。他在建武元年(317年)率部北伐,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,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,使得石勒不敢南侵,进封镇西将军。但因势力强盛,受到东晋朝廷的忌惮。